一、先从需求说起:为什么一些产品天然更适合出海?
我见过太多人上来就想看什么类目最火,哪个产品销量好,其实这不是最优先要考虑的。
先想一件事:为什么买家需要从海外买,而不是本地直接买?
通常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:
类别 | 特征举例 | 背后逻辑 |
---|---|---|
本地买不到 | 特殊材料/技术/专利品 | 本土市场缺乏供应 |
性价比高 | 工厂直接发货更便宜 | 中间环节少,价格优势 |
文化偏好 | 例如中式饰品/动漫手办 | 迎合当地小众爱好 |
升级替换 | 智能家居、数码小配件等 | 老旧产品被替换需求 |
所以他就利用这一空档切入市场,结果一年做到单品月销过万台。
所以第一点,你得先看需求,而不是只看热搜榜单。
二、从供应链与利润角度,再筛一遍
如果只是看需求,你会发现很多产品都很有市场,比如说家具、宠物食品、婴儿推车……但问题是,并不是所有有市场的产品,都适合我们这些中小卖家去做。
所以第二个维度就是看:供应链成熟度+物流可行性+利润空间。
这里我给你总结一张表,帮你更直观地判断:
维度 | 优选产品特征 | 不适合的产品特征 |
---|---|---|
供应链 | 成熟,容易找到源头厂 | 定制度太高或稀缺 |
物流 | 轻小不易碎 | 大件重货,高易损 |
利润率 | 毛利至少在30%以上 | 低于20%容易被广告吃掉 |
相比之下,复购率高、刚需类、轻量化、外观可差异化的产品,会更适合绝大多数中小卖家。
三、举几个真实的例子,更有代入感
案例一:环保餐具
一个朋友做小麦秸秆材质的环保餐具,主打东南亚市场,原因是当地政策鼓励环保替代,且这类产品单价不高但需求量大。
供应链很成熟,义乌几百家都在做。
单件轻巧,一公斤可以发几十套。
外观可做多种配色和包装,提升溢价。
案例二:实木衣柜
有客户找我咨询SEO独立站推广,产品是高端实木衣柜,发到欧美国家。
产品动辄上百公斤,单柜运费比柜子还贵。
运输破损率高,售后麻烦。
家具还涉及进口关税和环保检测。
除非你是当地有仓有团队的品牌商,否则完全不适合跨境电商。
案例三:园艺小工具
另一位客户卖园艺喷壶、手铲这类小工具,主打欧美市场。
当地园艺普及率高。
产品单价不高,消费决策快。
可以做多件套装,提升客单价。
轻便,不怕压。
四、给你一些判断产品是否适合做跨境的小秘诀
这些都是我平时在做选品顾问项目时,最常用的快速检验标准:
用Google Trends + Keyword Planner 看需求走势
不仅看全球,还要看具体国家/地区。
问供应链要MOQ(最低起订量)和FOB报价
好的供应链报价清晰,出货稳定。
核算运费占比
如果运费超过产品成本的30%,就要谨慎。
尝试找点小众赛道
不要只盯着爆品,很多长尾类目反而更容易积累稳固的销量。
五、写在最后
跨境电商选品,说到底就是在全球市场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缝隙。
我经常说,选品就像相亲,你要多见、多聊,不能因为别人说某款产品赚钱,就盲目入场。要结合你能掌控的供应链、自己的资金状况以及推广能力,选适合自己的。
毕竟市场很大,产品千千万,哪怕看似普通的一把园艺剪刀,都有人一年能做到百万美金销售额。
希望这篇分享,能给你一些思路,少走一些弯路。选对产品,后面再谈打法,才更事半功倍。
相关问答(FAQ)
Q1:是不是只要选了轻小的产品就一定适合跨境?
A:不是。轻小只是物流角度的优势,你还要看市场需求、同质化竞争情况。如果市场已经被巨头或者极多低价卖家占满,再轻也难赚钱。
Q2:怎么确认一个产品在当地好卖?
A:可以通过Amazon当地站点Best Seller、Google Trends、Facebook群组讨论热度等多渠道交叉验证。
Q3:新手如何避免选到红海产品?
A:多用数据工具(Helium10、JungleScout等)去分析关键词的竞争强度,再用Google去看是否有大量比价站、众测站在推这个产品。越多说明竞争越卷。